没有团圆的除夕团圆饭
——会战公安分局副局长郑绪军同志事迹
“要把口罩戴好,做好防护!”
“你也要好好吃饭,保重好身体……”
这是一对警察夫妇每天一次的视频连线。
话语轻轻,却有深深暖意。
虽然都在一座城市,可他们已经几天见不着面了。
皆因他们都投入到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。
男的是会战公安分局副局长郑绪军,女的是龙凤公安分局民警韩冰。这对警察伉俪,也是大庆市公安局众多双警家庭的一个缩影,他们在危难之时,挺身而上,用忠诚和勇毅,诠释着奉献和担当。
“这个时候,老人、孩子、家,确实顾不了……只有带领战友往上冲,因为我们是警察!”郑绪军说起抗疫以来这些没白没黑的日子,目光坚定。
除夕夜忙乎到天亮
1月22日,接到防控疫情指令,郑绪军便既当指挥员,又当战斗员,与战友全力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中。
“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疫情不灭,我们不退!”郑绪军主管的治安巡防队承担着火车站、客运站、警务室及社会面的疫情防控。
大庆火车站、长途客运总站中心站,客流量大,是疫情输入主要关口,如何守得住?郑绪军的做法是,把治安巡防队的党员干部与普通民警“结对子”,每天凌晨5点上岗,夜间10点下岗。其间,要对经停大庆站的25个车次的进出站的1.6余万名旅客进行体温检测,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是常态,根本没时间坐下来吃顿热乎饭。
1月24日,农历除夕。
一条信息传至郑绪军的手机上:迅速核查1月10日以来湖北籍来庆的230名旅客是否有离庆的。郑绪军立即带领值班队长吴树权和老党员胡宪影来到大庆火车站。因票务系统不能批量导出人员信息进行核对,他们就手工书写, 230名旅客的身份信息逐一录入系统。经反复核对,筛出离庆的107人的详细信息。
此时,已是曙光初露,单位准备的年夜饺子早就凉了。
排查场所一家不落一人不漏
忙,累,是郑绪军和战友抗疫工作强度的两个关键字。
旅店、超市、酒店……医院、车站、药店、商场,1200多家,要逐门逐店,排查、告知、宣传、提醒,一忙活就一小天。在对旅店入住人员排查时,从中筛选出13名入住辖区旅店的湖北籍旅客,迅速通报有关部门。
同时,他们还要对社会面治安巡逻,闻警即动,严打哄抬物价、囤积居奇等违法犯罪行为。
按照关停“九小场所”的公告指令,郑绪军迅速组织警力,连夜关停122家麻将馆、小旅店、小发廊等公共聚集场所,做到一家不落,一人不漏。 接着还要一遍一遍对关停的场所进行复查,以防业主偷偷营业。巡查一圈儿下来,就是几个小时,两脚走得肿胀,浑身都是汗。
24小时为隔离区“把门”
医院既是救治病人的地方,也是传染危险大的地方。
“大医院发现了一例疑似病例!”一天早晨,郑绪军得到讯息,立即向会战分局局长赵国宏做了汇报。
“带好防护装备,我们马上去现场!”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情况,局长赵国宏带领郑绪军等人迅速赶到油田总医院,与院领导商量如何进行严密防范,并冒着被传染风险穿上防护服进到病房,现场查看,如何布警,最终确定了警力分控模式,全天候承担医院中心实验室、隔离病区、预检分诊室的封控戒护任务;在警戒时,兼顾对医患矛盾纠纷和扰乱就医秩序等案事件,迅速介入、及时化解、就地处置。
“我们的执勤民警无所畏惧,我必须跟他们并肩战斗,共同应对新情况!”那几天,郑绪军每天把自己“绑”在医院,大事小事都冲在最前面,极大鼓舞了士气。在郑绪军的带动下,执勤警力24小时在岗在位,虽时刻面临着感染病毒的风险,但他们逆行而上,无所畏惧。
双警家庭缺席的年夜团圆饭
“我父亲是一名老公安,过世较早,可能我传承了父亲的公安精神吧!” 郑绪军说,“咱干这个的,就要忠于职业操守。”
郑绪军的母亲已经75岁了,患有小脑萎缩,半年来一直睡眠不好,身体极度虚弱。老人节前就经常和郑绪军念叨:自己年龄大了,身体又不好,今年咱们要好好过一个团圆年,“再说了,我大孙女也回来过年。”
老人说的是在澳门就读大学的郑绪军的女儿。
“闺女一年才能回家一次,说回来好好和爸妈逛逛街,可哪有时间呀。”郑绪军说,别说逛一次街了,就是和女儿吃上一顿团圆饭,好像都没有,不是他不在家,就是爱人也值班,就连除夕年夜饭,一家人也没聚齐。
老人叹息,女儿嗔怪。可片刻的不悦,就烟消云散了,“谁让咱们是警察的家属呀!”
“可不是,绪军这孩子随根儿,像他爸,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家。没招!”老母亲嘟囔一句。
忙着煮饺子的韩冰微微一笑,看了看婆婆,摸了摸女儿的头,“今天,有妈妈和奶奶在家陪你,你幸福吧!你知道吗,还有很多和爸妈一样的警察家庭,还不如咱们呢!”
女儿点点头。
“我俩同为警察,职责就是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,夺取这场疫情防控战的最终胜利!”这是韩冰写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话,做为警察,他更能理解丈夫,也更知道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,这句话的分量。
“爸爸,鼠年快乐。注意保护好自己!”午夜报年的钟声敲响前,女儿给父亲发了一条微信,还有一个大大的笑脸。
那一刻,郑绪军的眼睛湿了。
大庆晚报记者 秦斧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