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型变了鞋垫“顶”,血压变了药来“顶”,任务变了自己“顶”
交警“老冠”的坚守
天还没亮,在哈大高速公路卧里屯疫情防控检查站岗位最前端,一个挺拔的身影在寒风中晃动,一台刚驶出高速的吉普车被他迎面叫停:“请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,然后去前面测温、登记。”
即便从远处望去,同事们也能认出来,正在岗前执勤的交警是张冠军。因为他痛风多年,脚部已严重变形,走起路来与常人不同。
“老冠”是同事对张冠军的昵称。
任何事情都“压不倒”张冠军对工作的坚守!
“老冠”坚守工作量最大的检查站,派任务时必须自己先“顶上”
“作为大庆交警战线的一名老兵,只要警服在身一天,责任就在一天!”对于工作,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龙凤大队勤务一中队负责人、共产党员张冠军,永远保持着这种执着。
自我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,龙凤大队负责把守哈大高速公路卧里屯疫情防控检查站,配合卫生防疫等部门开展测温登记工作。张冠军带领的勤务一中队,每隔两天一个班,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。
“从检查站设立以来,每天都有一万多台车辆通过,占入庆车辆的40%。”民警执勤工作量之重、疫情风险之高、工作压力之大不言而喻。
今年57岁的张冠军,从大年初一至今,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勤务一中队民警告诉记者:“我们中队11个人,‘老冠’安排工作时,让我们每两个人一个班,他自己单独顶一个班,跟他工作这些年,他总是吃苦受累在前。”
在实际工作中,“老冠”对同事确实“关”爱有加。
之所以如此布置工作,张冠军解释说:“这样排班,能多排出来一个班,就能保证他们多休息一会儿。我是带队的,工作中我必须起表率作用,这没啥说的!”
“老冠”的左脚从41号“涨到”47号,一只鞋里垫了4个鞋垫
对于这样的分工,身边的同事却“想不通”:“别人这么做,我们就不说了,但他的身体确实‘有恙’。”
在检查站执勤时,只要张冠军步伐出现晃动,身边人一看便知:痛风的老毛病犯了。但一般人不知道,张冠军“1米73”的个头,却穿着47号的鞋。张冠军说:“如果我感到浑身酸胀,别人可能是累的,但我知道这是痛风病要发作,抓紧吃两片药就挺过来了,没啥说的,这都不是耽误工作的理由。”
工作时为了“私人订制”的皮鞋左右对称,他在右侧鞋中填了4个鞋垫。
在市公安局新闻中心副主任王志忠的作品中,曾这样形容张冠军:“老张走起路来无法健步,特制的鞋里装着病残。”
年轻时的张冠军,因患有糖尿病而引发“综合症”,落下了至今已伴随他26年痛风的老毛病。因痛风形成的结石,让他的手、脚出现变形,特别是他的左脚变形严重,也让他穿的鞋从正常的41号,“涨”到了现在的47号。因为脚型特殊,每年他的鞋需要“私人订制”。张冠军说:“现在方便多了,通过网购直接能邮过来!”
26年痛风病形成的结石,让张冠军的脚型“涨”到了47号。
他的右手大拇指也已明显变形。
从警37年的张冠军,在他的“字典”中,最不喜欢的就是“特殊”二字。为了“配合”左脚的变形,张冠军在右侧的鞋里填了4个鞋垫。家人曾劝过他:“右脚没那么‘大’,跟着穿大号鞋多不舒服!”但在张冠军看来,左右必须“对称”才不显特殊,更不想让同事看了,处处对自己照顾。
“老冠”每天天不亮起身服下降压药,为工作打好“提前量”
关于张冠军的身体,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能够找到“标准答案”!张冠军患有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肾病、高血压3级……因为疾病,张冠军走到哪都拎着一个小药袋,里面有十几种药,还有胰岛素注射器。因为他每年都要住一次院,内分泌科的医生、护士几乎都熟悉,谈到“老病号”张冠军,科里的一位护士说:“我刚参加工作时,就认识他了,现在我家孩子都上初中了,您说得多少年了!”
常与张冠军一起值夜班的同事说:“每天4点,‘老冠’自然醒来吃药。他要是不吃药,血压得有180,为了正常工作,他都是提前吃药,到上班时血压能降到150左右。为了工作,他确实比我们多付出了很多!”
但每次谈到身体,张冠军却总拿“轻伤不下火线”说事。在张冠军的眼中,只要自己能站起来,其他的都不是“事”。
张冠军的小药袋里,承载着他坚守岗位的动力“源泉”。
在疫情防控期间,张冠军除了在检查站值守,换班后也不回家,而是赶到单位坚守勤务岗位。2月6日,正值我市实行“单双号”限行,在道路上执勤的张冠军,先后查获了两台遮挡号牌车辆。其中一位心存侥幸的驾驶人说:“因为我的车牌是单号,就挡了一块毛巾。我寻思交警都在疫情防控卡点忙着,路上不一定有人查,没想到刚上街就被查到了!”
对于工作中的张冠军,同事给予点评:“面对危险不退缩、面对困难不退堂、面对疫情不退后!”
在张冠军的“表率”下,他带出来的同事个个都是大队的“勤务尖兵”,养成了吃苦在前、冲锋在前的工作作风。
女儿以“老冠”为榜样,爷俩都是抗“疫”先锋
张冠军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守工作岗位的态度,在女儿张璐身上得到了“继承”。
疫情防控期间,在市高新区司法局工作的张璐,被借调到学苑社区康城居委会,发放酒精的时候,三天下来敲了1400余户的门,她的右手中指表皮破损,手指关节红肿,但工作没有因此停下来。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,同事跟张冠军开玩笑:“‘老冠’,这回你们爷俩都成抗‘疫’先锋了!”
谈到家庭,张冠军有着深深的愧疚感。由于常年忙于工作,照顾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了亲人身上。岳父瘫痪七年,都是妻子在照顾;居住在银浪的母亲,由张冠军的弟弟照顾。春节至今,一直忙于工作的张冠军,只能是找闲暇时间,跟家人通个电话。
元宵节晚上,82岁的老母亲给张冠军打来电话:“儿啊!吃饭了吗?我给你打电话没啥事,就是提醒你按时吃药,注意身体,把工作干好,妈这你不用惦记!”手举电话的张冠军落泪了……
然而,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,张冠军只能把对至亲的牵挂埋藏在心中。他说:“疫情并不可怕,我要用战胜病魔的信心,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。这才对得起自己这身警服,对得起党员的这份责任!”
大庆日报记者 李楠